中新社北京11月26日电 综合消息:路透社援引一名以色列高级官员的话称,以总理内...
- 首页 美西港口拥堵加剧,全球集装箱周转变难了!人大代表论中国港口该怎么助力
本文转自:上观
“2022年,新冠疫情还在持续,美西港口还在拥堵,俄乌冲突又带来新的不确定性,集装箱船舶运力周转效率难以提升,物流美西港口还在拥堵瓶颈难以破解。”在5日下午举行的上海团全团审议中,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发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徐珏慧表示,中国港口要继续为国内外供应链稳定做出贡献,压力不小,希望各方一起合力锻造枢纽港的韧性,不断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不断提升综合物流效率。
“作为来自港航业的代表,我特别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进出口要保稳提质,加强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港口等运输保障,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发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徐珏慧说,疫情影响下,国际供应链体系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美国西部港口滞港问题严重并出现蔓延趋势,最终导致全球供应链危机。
据统计,中国至美西的航线平均滞期天数超过15天,平均运力损耗达到30%以上。“造成港口拥堵的原因有很多,疫情导致的劳动力短缺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港口整体集疏运体系应急能力不足。”徐珏慧说,面对峰值需求无法尽快处理并回到常态,即“韧性”不足,联运周转不及时,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运力黑洞。相反,中国港口的韧性为世界供应链的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上海港作为世界级枢纽港口,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准箱,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
“这很值得我们欣慰和自豪。但展望未来,持续增长的集装箱吞吐量、较高的国际中转箱量年增速,以及有待优化的集疏运结构,都对上海港的岸线通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枢纽港的韧性将面临较大的挑战。”在徐珏慧看来,如何持续提升枢纽港韧性,确保供应链稳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她认为,要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系统性、前瞻性地考虑解决方案。“一直以来,长三角内河水网至主要海港的集装箱运输通道还不畅通,主要是衔接海港的出海口仍未打通。”她建议,加快研究建设更具社会综合经济效益的长三角河海直达出海通道。“以大治河为例,内河千吨级航道已经形成,但出海口的最后几公里尚未解决,着实可惜。一旦打通,大量公路集卡运输就可以改换成内河集装箱船舶运输,直达洋山港。”
在上海港通过能力没有大规模增长的情况下,货量的持续增长将势必导致港口集疏运压力不断增大。目前看来,将港区功能向长三角腹地延伸,是保持枢纽港高效运作的有效手段。比如,近年来大力推进的ICT(内陆集装箱枢纽)建设,覆盖了长三角多个内陆城市,实现了信息前置和服务前置,大大降低了客户成本,提高了综合物流效率,释放了枢纽港港区的操作空间。“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推动下,ICT建设还将不断推广,但是在通关效率上还需要海关的进一步配合。”徐珏慧建议,海关层面建立更加高效、便捷的监管模式,在长三角区域建立ICT海关监管场所,真正实现长三角区域“一次报关、一次放行、一次查验”。未来,还希望长三角五关继续紧密合作,推动海关全业务领域一体化。
科技进步驱动革新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港航业也同样面临着数字化的重构与升级。目前来看,港航业的数字化建设还略显混乱。港航产业链条较长,数据共享需求大,但政府有关部门和市场主体之间、不同的平台企业之间,都缺乏合理有效的共享规范,极易形成数据孤岛,难以发挥数据价值。徐珏慧建议,由交通部牵头,会同商务部、工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制定港航产业数据相关标准,出台数据共享规范,推动航运区块链标准和征信机制的设立,推动数据安全规则体系的确立,打造健康有序的港航数字生态圈,助力提升港口韧性和供应链稳定。
中新社北京11月26日电 综合消息:路透社援引一名以色列高级官员的话称,以总理内...
陈洋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11月22日,中国外交部宣布,自2024年1...
据路透社11月26日报道,黎巴嫩4名高层消息人士8日表示,美国总统拜登和法国总统...
当地时间25日14时,埃及红海省省长对外表示,当天在阿莱姆港附近红海海域发生的游...
近日,大阪某人气民宿曝光了一组中国游客退房后的照片。原本整洁温馨的客房变成了充斥...
中新社北京11月25日电 蒙得维的亚消息:乌拉圭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于当地时间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