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余晖据《贵州日报》消息,11月20日,贵州省委书记徐麟到贵州理工学院讲授思...
- 首页 人民日报这组报道,聚焦为中国体育默默耕耘的他们
【编者按】
中国体育界,有无数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老教练。他们中的有些人,曾经在国家队、职业队执教,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选择转向基层,或深耕青训,或扎根校园,或推广全民健身,为项目的发展继续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人民日报推出“关注深耕基层的老教练”系列报道,介绍几位其中的代表人物。
70多岁的徐根宝——为了中国足球,还想再干10年
徐根宝在基地里指导小队员们训练。张晓露摄
70多岁的足球教练徐根宝,经历了中国足球发展的很多阶段——在全国足球甲级队A组联赛,他曾先后率领上海申花队和大连万达队捧起联赛冠军奖杯。2000年,在上海崇明岛的一片荒地上,徐根宝搭建起了足球青训基地,足球教练的另一段故事由此开启。
一转眼,20年过去了。这些年间,一批又一批足球青年才俊从崇明岛走出来,其中很多球员效力于中超联赛。
回首30余年的执教之路,徐根宝坦言:“我不是成功教练,而是继续努力的教练。”他表示,唯有培养出更多优秀球员,能代表中国足球冲出亚洲,才算是成功。
“我办基地就是为了让中国足球出好球员”
徐根宝为什么会毅然投身青训?2000年黎巴嫩亚洲杯,中国队闯入四强,在半决赛中以2∶3负于日本队,这让徐根宝意识到了危机,“当时一看日本队,好球员很多,技术都不错。我就觉得,中国足球要赶上去,离不开明星球员。”
很快,这个理想被徐根宝写在了上海崇明根宝足球基地的墙上——“足球明星的摇篮,走向世界的希望。”直到现在,这句话仍是他坚守的方向。
为了修建基地,徐根宝掏出了自己的家底。他回忆:“当时基地就是一块荒地,周围被丛林包围。”徐根宝就带着曾经一起踢球的老伙伴们在这里扎下了根。
2000年7月,第一支少年足球队组建完成,曹赟定、王燊超、吕文君、柏佳骏等一批球员都在其中。没过多久,张琳芃被引荐入队,姜至鹏也被父母送到了青训基地。2002年年底,徐根宝收到了昔日学生李红兵的一封信,信中向他推荐了一个名叫武磊的小球员……“这一批球员,有的是我挑的,有的自己找过来的,都很有缘分。”
转眼过去21年了,回看自己当年的决定,“虽然当时经济能力有限,基地规模受限。”但徐根宝表示,“我办基地就是为了让中国足球出好球员,我的人生就是用来搞足球的。”
“基地能出这么多足球人才,这种成就是实实在在的”
如今,徐根宝把自己的心力都倾注到了基地的孩子身上。他说:“这两天我问老教练王仲春,现在这批小孩比得过武磊、张琳芃他们那一拨吗?王教练说,这批小孩更强。之前忙于基地的事情,武磊这些球员我2007年才开始自己带,而现在这批孩子是我一直在场边当教练带起来的。”
回忆基地创办之初,徐根宝每天都需要考虑如何让青训基地活下去。他说:“最艰苦的时候,下个月工资能不能发都不知道。”青训基地近100名小球员,每月缴纳600元生活费,不仅无法为徐根宝带来收益,每年还需要给球员补贴不少。徐根宝说:“我的目标就是培养好球员,看中的是他们的天赋,所以我愿意给这些孩子贴钱、补钱。不过到了第二年,我还是跟家长说了,这600块实在是吃不消了,每人增加了200块。”
贷款的利息也是徐根宝面临的棘手问题。无奈之下,他将青训基地一分为二,一半留给球员住宿,另一半改造成宾馆,基地也被设为旅游景点,游客可以付费参观。
性格中有一份傲气的徐根宝,为了青训基地,放下了身段。为了解决资金难题,他试过很多方法经营青训基地,将挣来的钱一部分还利息,一部分补贴给踢球的孩子们。
为了踢球,17岁徐根宝就离开了上海。部队的经历、28年的北方生活,在他的性格中加入了“强硬”。训练时他会大声呵斥,一开始会令一些球员无所适从,“我带的球员,开始的3个月到半年是不会踢球的。我要先改掉他们那些不正确、不合理的动作,改完后他们会豁然开朗。”
从全国足球甲级队A组联赛开始,徐根宝一直是个强调作风的教练。他的管理非常严格,球员两周放一次假,平时不允许使用手机和电脑,也很少有时间看电视,吸烟饮酒更是不可。
对严厉的徐根宝而言,他最幸福的时刻,不是带领球队捧起冠军奖杯的一瞬,而是昔日学生齐聚基地。“看着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基地能出这么多足球人才,这种成就是实实在在的。”说到此处,徐根宝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们不要轰轰烈烈,就要脚踏实地做点实事”
2005年年底,青训基地发展迎来转机。上海东亚集团投资的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正式成立,根宝足球基地和东亚集团各占一定股份。东亚集团的投资加上宾馆收入,在基地资金问题上,徐根宝终于松了一口气。于是他给球队请来了法国籍外教,由这批孩子组建的上海东亚队,从2006赛季起征战乙级联赛。
上海东亚队的第一场乙级联赛是对阵安徽九方队,徐根宝回忆,当时球队与对方实力相差甚远,最终以0∶2输掉了比赛。2007年法国籍教练离任,徐根宝接手了球队。而后,球队继续征战乙级联赛,2007年冲甲成功;2009年拿到全运会冠军,还差一点冲进了中超。
凭借着厚实的人员储备,上海东亚队在2012年冲上了中超联赛。2014年10月,上港集团全资收购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徐根宝说:“过去是我们自己培养出一批球员,转给人家。现在我也在尝试新的模式,比如为上港俱乐部代训年轻球员,由俱乐部来购买服务。”
作为中国足球发展60余年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徐根宝依然走在前列——他既勇于在大江大海中弄潮,也甘于在寂寞的岛上坚守。
“我们不要轰轰烈烈,就要脚踏实地做点实事。”如今,徐根宝还想再干10年,“要顺应潮流,现在继续干,说不定又能出一批人,再干10年,我就是87岁。”徐根宝的眼中,依旧闪烁着渴望挑战的光芒。
(人民日报记者 陈晨曦)
退而不休的陆元盛——心一直没有离开乒乓球场
2005年4月25日,陆元盛在上海体育馆带队进行赛前训练。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执教国家队期间,陆元盛曾培养出丁松、王楠、张怡宁等乒乓球国手。退休后,指导年轻球员、鼓励业余爱好者、推广乒乓球运动……陆元盛用行动温暖了乒乓球爱好者的心,也鼓励和引导了更多孩子爱上乒乓球。
“学打乒乓球,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中国女乒前主教练陆元盛热情地鼓励新朋友打球,“在家用光板对着墙打,练到连打100下不掉球,你就可以上球台了!”随身携带乒乓球是他的习惯,拿上球拍就能随时随地比划起来。
2005年卸任中国女乒主教练后,陆元盛的心一直没有离开乒乓球场,不论是指导年轻球员、业余爱好者,还是向群众推广乒乓球运动,他忙得不亦乐乎,希望让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乒乓球运动的快乐。
关注年轻球员
鼓励突破创新
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被誉为乒乓球冠军的摇篮,这里也是当年陆元盛带领中国女乒常来集训的地方。退休后,陆元盛偶尔还会回到这个熟悉的地方,看到年轻运动员进行削球训练,他会忍不住上前指导。当年,他就是这样手把手地辅导中国女乒队员,培养出了王楠、张怡宁等奥运冠军。
放眼如今的世界乒坛,竞争格局愈发激烈,但陆元盛认为,对手的冲击有利于打磨国乒队员“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的顽强意志。1977年第三十四届世乒赛,陆元盛与搭档黄亮在男双1/8决赛中面对匈牙利队的挑战,决胜局陆元盛与黄亮在以11∶20落后的情况下穷追不舍,最终拿下了比赛。“‘你不要这一分,全国人民要这一分’这句训练口号曾经激励了我们,也将继续鞭策后来人。”
运动员时期的陆元盛以独特的削球技术见长,曾让世乒赛男单冠军、瑞典队选手本格森很是佩服。执教中国男乒期间,陆元盛又挖掘培养了削球选手丁松。全攻全守技术是丁松的“秘密武器”,这让他在1995年第四十三届世乒赛上出奇制胜,为中国队重夺男团冠军立下汗马功劳。
这些年,陆元盛一直关注着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比赛,年轻选手的表现和成长他都看在眼里。他认为,不断创新、勇于突破自我,是运动员保持旺盛运动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现在不少年轻队员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了,但还要努力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陆元盛说,“大赛赛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要想掌控局势,就不能在平时的训练中按部就班、随大流,要自己钻研教练教不到的东西,练就自己的‘绝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投身群众体育
传播乒乓快乐
做运动员和教练的时候,陆元盛一门心思想的都是怎样在竞技场上打胜仗。放下教鞭后,他投身群众体育,想让更多人体会到乒乓球带来的快乐。从握拍到如何发力,从步伐移动到怎样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只要乒乓球爱好者有需求、有问题,陆元盛都会耐心解答。教人两招,他乐在其中。
创办于2007年的中国乒协会员联赛已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影响力很大的业余乒乓盛会,陆元盛常常到场支持。人们对乒乓球运动的学习热情让陆元盛很兴奋,他动员更多退役世界冠军深入群众,共同推广乒乓球运动。
在陆元盛眼中,乒乓球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运动,手机、锅铲、平底锅……万物皆可“乒乓”。因此,他发起并推广“手机乒乓球”打法,并和乒坛名宿徐寅生、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世界冠军乔红等人进行过多次精彩的手机乒乓球挑战。
受此启发,一场手机乒乓球挑战赛2020年11月在上海举行。手机代替球拍,选手之间的差距陡然变小了,业余爱好者也有了叫板专业高手的机会。由于手机屏幕少了胶皮的摩擦,旋转系数下降,看着是有机会的高球猛扣可能出台,选手们的适应过程也为比赛增加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去年,国乒队员在卡塔尔集训期间进行的手机乒乓球联欢赛走红网络。“国乒教你用手机打乒乓球”的话题备受关注,网友点赞的同时也纷纷晒出自己居家打乒乓球的视频,快乐在小球的来回之间不断传递。“这种乐趣能把乒乓球爱好者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陆元盛说。
传授孩子球技
培养未来人才
1959年,容国团在第二十五届世乒赛上为新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国人对乒乓球有了特殊的情感。上世纪60年代陆元盛上小学时,乒乓球是风靡全国的运动。“那时候我每天都要带着球板,只要课间铃声一响,就冲出去打球,人多就摆擂台,输了的下来,大家对乒乓球都有浓厚的兴趣。”
陆元盛发现,如今的乒乓球爱好者五六十岁的居多。“我们小时候打球尽管条件有限,也玩得津津有味。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大,打球的少了。”
贫瘠的土壤开不出美丽的花,只有吸引更多孩子从小打乒乓球,才能夯实基础。陆元盛说:“父母、长辈带着孩子,陪着练、教着打,是个很好的途径。”
厚实的人才储备是国乒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完善中国乒乓球人才培养梯队建设,中国乒协于2020年开始组建国家青少集训队(11—14岁)和国家少儿集训队(7—10岁),有13887名青少年运动员参与了第一阶段选拔。陆元盛认为,国青、国少集训队的组建为所有适龄儿童青少年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
2019年11月,陆元盛到全国青少年乒乓球训练营观摩,并为小球员们传授发球、接发球等多项技术要领。为孩子们点拨,被陆元盛视为一件格外有意义的事,因为年龄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强,“他们会在心里琢磨,回去反复练习,也许一个小小动作的改变,就能对他提高球技产生很大帮助。”
这些年,退而不休的陆元盛没有停下追逐乒乓球的脚步,他的行动既温暖了无数乒乓球爱好者的心,也鼓励和引导了更多孩子爱上乒乓球。
(人民日报记者 孙龙飞)
执教30多年的辛庆山——目标,就是做一名好教练
2010年10月15日,辛庆山在长春进行亚运会火炬传递。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执起教鞭,辛庆山培养出李琰、杨扬、李佳军、王濛等20多位短道速滑世界冠军。培养一批批优秀运动员,让中国短道速滑走得更远,是辛庆山为自己设立的目标。卸任国家队主教练后,辛庆山回到基层培养后备人才,继续为中国短道速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执起教鞭,短道速滑教练辛庆山带领中国短道速滑队完成了从弱到强的转变。在他的执教下,李琰、杨扬、李佳军、王濛等20多位世界冠军,一次次为中国短道速滑实现冬奥赛场上的突破,也书写着中国冬季运动的历史。
回首30多年的执教生涯,辛庆山为自己设立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做一名好教练。“好教练的标准不是找到一名天才选手然后带出成绩,而是要培养一批批优秀运动员,让中国短道速滑走得更远。”他将这个目标深埋于心,坚持多年从未改变。
“大家一起拼才有了后来的成绩”
1983年,辛庆山成为吉林省短道速滑队主教练。两年后,以吉林省短道速滑队为班底,中国第一支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组建。“当时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这个项目未来会怎样。”辛庆山说,最初的训练条件很艰苦,缺少装备、器材落后,队员们甚至连专业冰鞋都没有。而辛庆山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对项目了解不够。此前他曾带领中国速度滑冰队出国参赛,偶然间拍到的短道速滑比赛照片,成了他当时手边仅有的参考资料。
为了摸索出适合中国运动员的训练方法,辛庆山下足了功夫。除了借鉴速度滑冰的训练方法外,他还专门针对短道速滑研究滑小圈、转弯等技术。“后来开始研究其他国家短道速滑的技术和经验。”运动员出身的辛庆山骨子里透着倔强,“当时的心思全都放在了如何把队伍带好、把项目带出成绩。”
1987年,李琰入选国家集训队,与她同时期的还有李金艳、张艳梅等人,算上领队和队医,一共10人的中国队,肩负起了在国际赛场比拼的重任。1987年,李金艳在女子3000米项目为中国短道速滑创造了第一个世界纪录;1988年冬奥会,短道速滑是表演项目,李琰获得女子1000米金牌并刷新两项世界纪录;1989年,郭洪茹收获了中国短道速滑的第一个世锦赛冠军……“这些突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辛庆山说,“现在回想起来,很感谢队员们当年对我的信任,大家一起拼才有了后来的成绩。”
“短道速滑要发展好,需要一批批的新人出现”
从开始执教国家集训队到2006年都灵冬奥会,辛庆山培养出了23位世界冠军,他们共获得103枚世界大赛金牌,并实现了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辛庆山坦言自己是幸运的,偶然间的选择让他找到了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成为中国短道速滑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
辛庆山最早练习的是速度滑冰,13岁进入省体校。18岁因为一次车祸,他的运动生涯戛然而止。改做教练后,他认真专注,“大家训练的内容都差不多,因为要求和标准不同,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训练场上的辛庆山是严厉的,训练时他经常嗓音沙哑地大声喊话,“短道速滑经常十几个队员一起上冰训练,每个人的问题都要及时指出来。”
辛庆山的执教生涯也曾有起伏。1992年,他被从国家集训队调整回吉林队执教,这也让他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前些年只顾着往前冲,回吉林队的那段时间,我带了很多小队员,突然意识到做好基层的人才培养太重要了。”辛庆山说,放平心态后,他又找到了新的目标,“短道速滑要发展好,需要一批批的新人出现。”
再回到国家队后,辛庆山作为主教练加强了对后备力量的选拔和培养力度,杨扬、杨阳、王春露、李佳军等一批优秀选手陆续从老队员手里接过“接力棒”,而后以王濛为代表的一批运动员又逐渐成长起来,续写着中国短道速滑的辉煌。
2002年,当杨扬在女子500米决赛率先冲过终点,拿下中国短道速滑也是中国的冬奥会首金,一向不苟言笑的辛庆山在场边激动欢呼:“队员们拼出好成绩,对教练来说就是最高兴的时刻。”
“无论到哪里,我都会把该做的事做到最好”
2006年,辛庆山从国家队离任,但他并没有卸下身上的责任。回到吉林省短道速滑队,他又带出了韩雨桐、李坚柔、孔雪、肖涵等多名优秀运动员,输送到了国家队。带队训练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只要我继续坚持,就有更多运动员有希望创造历史。”
2017年,辛庆山到新疆帮助当地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队建设队伍、提高成绩,“想挖掘出更多好苗子,不断壮大冰上项目的发展根基。”当时新疆刚举办过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留下了一批优质的场馆资源,大众对冰雪运动也很有热情。辛庆山的队里有20多名队员,队伍有专用的训练冰场,训练保障到位。“每天的训练时间可以自由安排,有时候会训练八九个小时,队员们的水平提高很快。”辛庆山说。
以新的训练方法挖掘和培养地方队后备人才,此次到新疆,辛庆山收获颇丰。他在训练中采用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兼项训练的方法,队员们上午练短道速滑、下午练速度滑冰,“短道速滑的一些特点比如讲究弯道技术和爆发力会对速度滑冰训练有帮助,反过来速度滑冰的技术也促进短道速滑训练。”辛庆山说,队员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6岁,通过兼项训练,可以充分挖掘每个人的天赋,明确他们的技术特点。在他的带领下,不到一年时间,新疆队大部分队员的成绩都达到了全国比赛的参赛标准,有的小队员还获得了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的资格。
从国家队主教练到回归基层默默耕耘,辛庆山一直为中国短道速滑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无论到哪里,我都会把该做的事做到最好。”如今退休的他,心里还放不下对短道速滑的热爱,“距离北京冬奥会还有约一年的时间,这一年足够改变很多东西,关键看能不能抓住重点、解决核心问题。”他说,“我的心一直与滑冰在一起。”
(人民日报记者 季 芳)
一线执教45年的王嘉陵——每天想的,就是跳高那些事
王嘉陵(左)在学生王宇夺得2017年天津全运会男子跳高冠军后一同庆祝。 倪敏哲摄
核心阅读
从业余体校到国家队,王嘉陵在45年教练生涯中,培养出30多位跃过2米的跳高好手。如今已经72岁的他,依然活跃在田坛一线。眼前最要紧的事,就是带领男子跳高名将王宇,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理想成绩,也将自己的多年积累传承给年轻教练和选手。
时近春节,王嘉陵一天没放松:1月下旬带着学生王宇在北京先农坛体校转训找状态,几天后师生俩又回到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封闭训练。作为国内顶尖的男子跳高选手,王宇的奥运备战计划怎么安排,是王嘉陵眼前最挂心的事情。
作为北京海淀区业余体校的一名跳高教练,72岁的王嘉陵过去45年间带出过30多位成绩达到2米以上的跳高好手。在本该享受退休生活的年纪,王嘉陵还身兼基层教练和国家队教练职责,坚守在训练场,“很简单,就是为了把跳高的技术和理念一点点传下去。”
聊跳高,堪称“百科全书”
“北京的跳高是有传统的。段其炎拿过第一届全运会的金牌,詹永安夺得过第三届全运会的金牌,第一个进行背越式跳高的就是陶宏,能跳2米10多,现在也60多岁了。”“从俯卧式转化成背越式和从跨越式转化成背越式是两个概念。”“助跑的倒数第二步大还是最后一步大,到现在也还有争论。”
只要说到跳高,王嘉陵的话匣子便打开了,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的著名选手,到世界跳高技术发展沿革,再到青少年训练方法,老教练都如数家珍,记忆准确而清晰,好似一部跳高的“百科全书”。
实际上,跳高起初并非王嘉陵的专业。1966年初中毕业后,他先是进入工厂做了几年工人,1973年他考进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后又转至体育系学习。在大学的几年间,王嘉陵练习过篮球、田径等多个项目,那时他就已经非常注重体育训练相关知识的积累,为之后从事教练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1976年,王嘉陵毕业来到海淀区业余体校担任教练,至今已经到了第四十五个年头。长达40多年的执教生涯,王嘉陵总是不断追踪、学习世界先进技术,来充实自己的训练内容。近些年表现突出的世界顶尖跳高选手巴西姆、亚洲一流运动员户边直人等,王嘉陵都非常注重了解其技术特点和动态信息。每到世界大赛,他还会在现场专门录下他们的技术动作,对比研究后帮助学生们改进提高。
“自己本身就是干这行的,每天想的,就是跳高那些事。”王嘉陵说。这部“百科全书”的背后,是无数日夜的心血与勤奋。
再回首,已是“桃李满园”
“这些都是我的孩子!”2020年8月22日,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北京站结束后,很多现场观赛的年轻人将王嘉陵围在中间合影留念。他们都是海淀区业余体校的小队员,这次专程来给参赛选手程凯威和王宇加油助威。
40多年的时间里,王嘉陵在海淀区业余体校带过的年轻运动员已有近百人,其中能跳过2米的有35人,更有15人跳过了2米10,成才率可见一斑。
在刚刚进入海淀区业余体校工作时,除了跳高项目外,王嘉陵还短暂执教过三级跳远、跳远以及全能等多个项目,他指导过的男子跳远选手还获得过7米79这一北京地区当时最好成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便开始专攻跳高选手的训练工作。
成果很快到来。1979年,30岁的王嘉陵就带出了第一位跃过2米的跳高选手马云峰。1987年,他的学生唐镝在14岁时跳过2米,将北京市该年龄段的纪录一举提升17厘米之多。40多年间,一批又一批运动员在王嘉陵的指导下成长、成才。1995年,王嘉陵就任海淀区业余体校副校长,4年后任校长。训练之外的事务很繁重,但他在训练场上的付出却始终如一,“那几年经常是上午干行政工作,下午搞训练教学。”
2009年,60岁的王嘉陵不再担任校长职务,但他的教练生涯却未止步。因为包括王宇在内的学生取得的出色成绩,2013年王嘉陵成为中国国家田径队的教练之一。
传帮带,难舍“一线赛场”
随着东京奥运会的临近,王嘉陵这两年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在王宇身上。
2006年年底,不到16岁的王宇进入海淀区业余体校进行跳高训练,跟着当时年近花甲的王嘉陵学习。10余年后,两人依然是中国跳高项目的代表人物,活跃在一线赛场。
在王嘉陵的悉心指导下,王宇进步神速。2013年,他先是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办的国际田联(现世界田联)挑战赛中以2米33的成绩夺得冠军,又在同年取得第十二届全运会跳高项目的金牌。自那年起,王宇在各项大赛中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绩,“虽然不能说是世界顶级水平,但在男子跳高运动员中还是相当有竞争力的。”王嘉陵说。
随着王宇不断成长,每年出国参加钻石联赛乃至世锦赛等田坛顶级赛事的机会不断增多,王嘉陵也时常要跟着王宇到全世界各地参赛。“快60岁时得了很严重的胰腺炎,前年心脏也做了一次手术。出国参赛确实奔波,但能增长见识。” 王嘉陵说。
如今,昔日的翩翩少年王宇也已步入而立之年,王嘉陵希望王宇能在东京奥运会和陕西全运会上取得理想的成绩。“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把自己对项目的理解和多年来的所见所感,传承给后面年轻的教练和运动员。”王嘉陵说。
(人民日报记者 刘硕阳)
退休后投身基层的张晓石——这辈子,算是和击剑分不开了
张晓石(左)在俱乐部指导队员。资料图片
核心阅读
从运动员到教练员,张晓石和击剑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培养出王海滨、叶冲和董兆致等著名花剑选手。心系击剑事业的他,在退休之后投身基层,挖掘后备人才,培养后备力量,继续为击剑事业贡献光和热。
退休没多久,国家击剑队前花剑教练张晓石再次拾起教鞭,每周往返于老家天津和北京之间,弟子张敬禹在北京开办了一家击剑培训俱乐部,俱乐部里的200多个孩子让张晓石放心不下。
今年66岁的张晓石和击剑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年轻时,他是一名出色的击剑运动员。退役后,他成为教练并发掘培养了王海滨、叶冲和董兆致等男子花剑选手。退休后,对击剑的热爱让张晓石再次走到教学第一线,他说:“基层更需要优秀的教练。”
选材时更看重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张晓石曾是一名击剑运动员。他身高1米72,在击剑选手中并不突出。16岁那年,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考了天津击剑集训队,没想到一下子就被相中。用他自己的话说,练击剑属于“歪打正着”。
个头不高,那就发挥灵活的优势。张晓石曾练过近10年的足球,移动灵活是他的特点和长项,加上能吃苦、要强的性格,一起报名练习击剑的学生中,数他的进步最快。练习击剑没几年,21岁的张晓石夺得了第三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花剑冠军。
自身经历让张晓石认识到,身体条件并非选材的唯一标准。走上教练岗位后的张晓石,在选材时更看重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他认为,击剑选手的“剑商”很重要。“身高体型只是外在的条件,不是最重要的。‘剑商’体现在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吃苦的意志品质和善于学习领悟的灵气。”张晓石说。
王海滨、叶冲和董兆致组成的“三剑客”曾为中国击剑创造过许多经典瞬间,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张晓石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次去广东队调研时,张晓石一眼便被广东队队员董兆致出色的身体素质所吸引,他形容董兆致的弹跳就像青蛙一样。但让张晓石印象更加深刻的还是董兆致不服输的性格,这种性格在董兆致日后的比赛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世纪90年代初,王海滨和董兆致先后入选国家队,比他俩年纪稍长几岁的叶冲也有了更多表现的机会。同一时期,中国击剑开始在世界剑坛崛起。
执教中自己先做到全身心投入
宝剑锋从磨砺出。张晓石深知竞技体育的残酷,平时对运动员的要求颇为严格,“在最高水平的较量中,比的就是平时谁多练一组动作,比赛时谁少犯一个错误,在关键时刻能否顶得住。功夫在平时。”
张晓石在执教中,首先要求自己做到全身心投入。每次参加世界大赛,都是了解其他国家运动员打法的宝贵机会。张晓石就带人扛着摄像机,记录下其他国家和地区优秀运动员的一场场比赛,回来经常研究比赛录像至深夜。
1994年,“三剑客”首次亮相雅典世锦赛。王海滨在个人赛中状态不太理想,接下来的团体赛能否打好令人担忧。关键时刻,张晓石找王海滨单独谈话,看着他问,“你还想上吗?”见他犹豫,张晓石说,“你想打就说。”“上!”“好,那你就上!”充分的信任解开了王海滨的心结。最终,王海滨在团体赛中发挥出色,中国队夺得男子花剑团体铜牌。“别的队也开始拿摄像机录我们的比赛了。”张晓石笑着说。
张晓石也有柔情的一面。那时,队伍所在的北京老山训练基地条件相对艰苦,张晓石经常自费买水果等给队员增加营养。“教练和运动员走到一起是一种缘分,孩子们第一次晋级世界大赛四强时搂着我哭,大家的感情很深。”张晓石说。
退休后投身基层培养青少年
离开国家队后的张晓石曾在天津队和安徽队等地方队执教,并培养了张亮亮、刘云涛、张敬禹等全国冠军。退休后,他依然关注着国家队选手的表现。“国家队女选手中有一个小将石玥,很有灵气,成绩提升得也很快。”说起近些年国家队的选手,张晓石如数家珍。
如今,张晓石将更多心思投入到对俱乐部小选手的培训中,一方面培养有一定基础的青少年学员,一方面发掘刚起步的好苗子。
说到扎根基层培训和执教专业队时有什么不同,张晓石笑着说:“过去,我总板着脸,队员们多少都有点怕我。现在,我经常弯着腰和孩子们沟通,成天笑呵呵的。”
张晓石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尤其是当他看到国内越来越多孩子爱上击剑这项运动时,更加感到欣慰。“现在,很多业余比赛都有上千名选手参加,这在过去是不敢想的。”张晓石说。
喜爱击剑的孩子越多,张晓石的干劲就越足。他所在的俱乐部这几年还为专业队输送过好苗子。“俱乐部中有两个队员已经被安徽队挑走了。”张晓石自豪地说:“我刚来俱乐部执教的时候说过,一定要敢想,培养出全国冠军甚至世界冠军也是有可能的。全国有那么多击剑俱乐部,如果每个俱乐部都能培养出一两个拔尖的运动员,国家队的成绩自然有了更多保证。”
扎根基层,张晓石更加清楚优秀教练的重要性。“王海滨这批运动员为什么能打到40多岁,就在于他们年轻的时候底子打得牢。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一定要接受专业的理念和方法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希望有更多优秀的教练投身基础培训。”
(人民日报记者 王 亮)
从事青少年篮球培训工作25年的宋晓波——只要热爱,那就上场吧
宋晓波(中)在2019年中国篮协举办的小篮球比赛中为选手们加油。资料图片
核心阅读
中国女篮前国手宋晓波曾与队友一道在国际赛场上连创佳绩。退役后,她当过教练,后又创办了俱乐部,25年来一直专注于青少年篮球培训工作。如今,担任中国篮协青少年委员会主任的宋晓波,仍然在为中国篮球筑基的路上忙碌着。
1958年出生的宋晓波曾是中国女篮的主力队员。1983年第九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队获第三名,她入选最佳阵容。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宋晓波带伤上阵,帮助中国女篮历史性地夺得奥运会铜牌。但受伤势影响,奥运会后宋晓波选择了退役。
在短暂担任国家队女篮助理教练之后,宋晓波曾赴国外担任教练,回国后她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篮球俱乐部,组织各种青少年篮球培训和比赛。2018年,宋晓波担任中国篮球协会青少年委员会主任,她表示,青少年委员会要在扩大青少年篮球人口、规范青少年篮球培训市场的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
海外执教经历,让她决定从事青少年篮球培训
退役时,宋晓波年仅26岁,正巧澳大利亚的一家篮球俱乐部向她发出了执教邀请。到了澳大利亚,篮球运动在当地火热开展的景象打动了宋晓波。一大批社区俱乐部的存在,让孩子们打球很方便,只要喜爱篮球,就能接受正规的训练。海外执教时的深切感受,成为宋晓波回国后决定从事青少年篮球培训工作的主要原因。
1996年,宋晓波篮球俱乐部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是国内第一家个人创办的市场化篮球培训机构,与体育系统体工队的培养方式有很大区别。
依靠社会力量办体育,宋晓波表示当时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国内可以借鉴的经验很少。“当时想着只要有100人报名就不亏本,但没想到报名学员达到了700人,我又赶紧租了6块场地。”回想当时的情景,宋晓波记忆犹新。
成立篮球俱乐部,给热爱篮球的孩子搭建平台
俱乐部“起跑”顺利,很快就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每期来报名的孩子源源不断。然而在当时,人们对孩子从事体育运动训练还是抱有固定思维,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总是要问宋晓波这个问题:“你看看孩子是不是打篮球的料?”
对此,宋晓波总要向家长解释她开展青少年篮球培训的初衷:“我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给热爱篮球的孩子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接触篮球。为此我们制定了统一的训练大纲,配置了专业的教练,每周都有训练和比赛。”宋晓波认为,让孩子们接触篮球运动,这一点非常重要。
多年的执教经历,让宋晓波对篮球的“塔尖”和“塔基”的关系看得更加清楚。她认为,中国篮球近年来遇到的成绩起伏不定、队伍青黄不接等问题,根源在于基层篮球发展欠佳。宋晓波说:“过去很多球员都有自己一招制胜的‘绝活’,这在现在的球员身上不太明显,说明我们在选材面上受到了局限。”
20多年来,数以万计的学员从宋晓波俱乐部和训练营中走出来。有人从事职业篮球及相关工作,有人以篮球为特长考上理想的学校,还有人把篮球变成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兴趣爱好……这正是宋晓波当初创办俱乐部时希望看到的图景,“打篮球,给了孩子一份特殊的经历。至于未来如何发展,选择权在每个孩子和家庭手里。”宋晓波说。
面对青少年篮球普及和提高,始终保持清醒
随着体育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扶持,以及家庭教育理念的改变,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市场化篮球培训机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增长,与此同时更多社会力量和资金也开始向体育培训领域倾斜。
在宋晓波看来,青少年篮球普及和提高是个系统工程,对此要有清醒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青少年篮球是件好事,但也要有所辨别。曾有人看到篮球俱乐部办火了,过来说要和我合作,可是到最后发现对方是以赚钱为目的,对篮球本身没有太大的帮助,这样的合作我都拒绝了。”宋晓波说。
作为中国篮协青少年委员会主任,鼓励女孩打篮球和提高基层教练执教水平,是如今摆在宋晓波案头的两项主要工作。
据介绍,目前参与篮球运动的青少年男女比例是“10∶1”,尤其是女生能参加的比赛相对很少,缺乏展现的机会。在宋晓波的发起下,为带动国内女篮运动发展的“粉色风暴”赛事应运而生。“我们的口号就是‘上场吧,女孩!’,展现女生打篮球的魅力。我们还采取‘3+1’的形式,就是3个女生带1个男生同场竞技,以提高赛事的关注度。”宋晓波说。
在基层篮球方面,宋晓波认为,教练水平是青少年篮球培训的重中之重。在自己的俱乐部中,宋晓波坚持亲自挑选教练。她说:“中国篮协正在进行分级教练培训,未来会有更多教练持证上岗。我们应该把基层培训时间作为教练升级的一项条件,让更多高水平教练在基层执教,这样才能提高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
(人民日报记者 范佳元)
撰文丨余晖据《贵州日报》消息,11月20日,贵州省委书记徐麟到贵州理工学院讲授思...
11月17至19日,第65届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在厦门举办。本届博览会上,马来西亚...
新华社海牙11月21日电(记者王湘江) 国际刑事法院21日在海牙对以色列总理内塔...
央视记者获悉,当地时间11月2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加里·根斯勒...
中国网11月21日讯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微信公众号20日发布安全提醒称,当前乌克...
中新社北京11月21日电 综合消息:联合国安理会当地时间20日就加沙停火决议草案...